從此刻到永恆: 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
· 究竟
Ebook
236
Pages
Ratings and reviews aren’t verified  Learn More

About this ebook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暢銷好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銷不墜,讀者4.8顆星好評推薦

為什麼遇到死亡,我們就渾身不自在?
為什麼我們會以重重的偽裝,讓自己遠離死亡的現實?
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眼見大眾對死亡和屍體如此恐懼,阻礙了我們應對及悼亡的能力,《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特琳.道堤決定遊歷世界,探索其他文化如何面對死亡、怎麼思考生命。

她以無邊無際的好奇心及黑色幽默,生動描繪所見所聞:

在印尼,他們定期清理逝世親人的遺體,再次見到家人讓人心感寬慰。
在墨西哥,他們點燈設宴歡迎重返陽世的親人,與死亡做最密切的互動。
在西班牙,他們利用玻璃棺材做為與死亡間的緩衝,毫不掩飾直接面對死亡。
在日本,他們運用高科技進行悼念儀式,預留空間讓家屬感謝逝世的親人。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透過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知道: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而從理解的此刻,你將逐步體會生命的永恆。

怪奇事物所所長
曾煥棠(北護大生諮系主任) ──好評推薦
許伊妃(送行者)

◆各界推薦

鄧不利多曾經說過:「對心智成熟的人來說,死亡只是下一場偉大的冒險。」在理解了人類究竟為前往來生付出了多少準備,相信你也會同意,每場屬於已逝之人的冒險,都是無比的精彩華麗呢。
──怪奇事物所所長

即使再怎麼帶著喜怒環遊人生,最後依然無法抵擋世界的拆散。踩在人生裡頭我們誤以為路還很長,但站在世界那端,才發現生命不過是一絲線芯。

透過身邊隨手的故事閱讀自己的生命,書裡說的沒錯,火葬場燃點一閃,那是生命最後唯一的光束,而留下來是無?的灰燼還是溫暖記憶的陽光,就是自己走在世界留下的痕跡。
──許伊妃(送行者)

這是一本周遊世界看看各地喪葬儀式的書。想認識世界各地殯葬文化的意義與傳統,本書是很好的讀物。
──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

充滿好奇與對死者的敬意,這段旅程凱特琳是最佳的生命嚮導!
─ Library Journal

凱特琳對死亡的描述鞭闢入理,清晰又獨具個人魅力。這本書既是有趣的旅遊紀實,也是一本動人的書,重新教會讀者死亡對我們的意義。
─ Dylan Thuras,怪奇地圖網站創辦人

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討論了世界各國複雜又吸引人的死亡文化。除非你們長生不死,不然這本書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A•J•賈各布斯《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作者

作者在其他國家發現的這份「與死亡的良好關係」,似乎是我們所缺乏的。
─賈斯丁•卡夫勒,《VICE》雜誌記者

作者的語調非常親切,不管你是作者的粉絲、對於死亡文化十分著迷,或是從來沒想過死亡議題,這本書都能讓你學會不少東西。
─ The Gothic Library

這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翻開書頁,你會跟著學到一些關於死亡的知識。
─Kirkus

這不僅只是遊覽各地的旅遊紀實,相反地,你能夠跟著作者深度體驗對死亡社會與宗教的尊重。─Booklist

讀者無負評大推薦

■ 多虧了作者,我現在已經比較能接受死亡了(走上接受死亡的道路)。這並不表示我已經放棄了,而是接受死亡是終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死亡與稅收都是一定會到來的。

■ 我真的覺得她減輕了我對死亡的恐懼,並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 這實在是一本迷人的好書,讓我讀到放不下。我不斷推薦給其他人,而且覺得這本書對我的人生、我對死亡的看法,都有正面的影響。

■ 這本書讓我很想死在日本,這是我給過最高評價的書評。

作者簡介
凱特琳.道堤  Caitlin Doughty

美國知名作家、部落客與網紅。八歲時因目擊孩童在意外中身亡,導致對死亡一直有揮之不去的恐懼。多年後她坦承,若當年能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可以更早脫離這樣的陰影。

後來她進入芝加哥大學主修中世紀歷史,專研死亡與文化。因為想要親自接觸現代葬儀的相關習俗,畢業後便一頭栽進殯葬產業之中,負責接送、整理、火化遺體。後來也進一步到殯葬學校進修,並獲得禮儀師證照。

2011年,凱特琳在YouTube開設個人頻道「禮儀師給你問」(Ask a Mortician),以幽默風趣的方式,探討世界各地百無禁忌的死亡奇特風俗,在3年間累積158萬以上的瀏覽數。她表示:「我非常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整個改革死亡態度的活動。我以幽默架構出這些影片,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與死亡相關的正面積極訊息能夠散發出去。」

凱特琳致力於改變大眾對於死亡的態度,並不斷尋找更多葬禮安排的替代選項。因此,她與死亡學專家、藝術家、作家和學者們一同創辦「善終制度協會」,以求改革西方對於死亡、葬禮和哀悼儀式的態度。她的上一本作品《煙霧迷漫你的眼》即將由派拉蒙影視公司改編拍成電視影集,並由凱特琳親自擔任顧問製作人。

現居洛杉磯,在當地經營非營利葬儀社「洛杉磯禮儀社」。

繪者簡介
蘭迪斯•布萊爾Landis Blair

鋼筆插畫家,以充滿奇思妙想的暗黑繪本,以及圖像小說《打獵事故:罪與詩的真實故事》聞名,現居芝加哥。

譯者簡介
謝忍翾

師大翻譯所口譯組畢,譯有《聖堂的獻祭》《我從死人那裡學來的把戲》《黑色的故事》《艾倫• 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生理時鐘決定一切!》。喜歡舌尖上的文字,口齒生香。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前言: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參與死亡的過程,能使你更強大

望向蒼穹的柴堆火葬:美國科羅拉多州

大火燒去歧見

死亡之前,談錢就傷感情了?

一份骨灰外帶,謝謝!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另類觀光:葬禮、牲禮與屍體的無限美好

打開屋型墓的前一夜

再見摯愛親人骷髏,思念不停歇

人人都是業餘人類標本師

亡者住我家,生死無邊界

離世親人,現在死得怎麼樣?

歡迎重返陽間!死者的亡靈節:墨西哥

我們一直跟死亡與哀痛玩捉迷藏

在這裡,讓我們得以與死亡直視

點上蠟燭,歡迎死者回家

待在死亡終點等候的小天使

加入人類堆肥,你也能是有價值的屍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

人體變堆肥,死亡再利用

腐朽的是屍體,滋養的是萬物

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玻璃棺材:西班牙

與死亡恰到好處的距離

高科技讓你與過世親人更靠近:日本

納骨堂的貼心高科技燈光秀

坦然面對自己即將來臨的死亡

用筷子撿起親人的遺骨,拾起平靜、放下悲傷

到屍體旅館Check-in

死神的凌晨三點鐘發明—大都會墓葬

克服對屍體的恐懼

萬世皆可問,凡事皆保佑的通靈頭骨:玻利維亞

在那提塔面前,你的事就是它的事

夾在天主教與原民信仰之間,通靈頭骨卡卡!

「可憐小東西」的死者崇拜

親人的頭骨,成為弱勢者的科技

屍落沙漠,和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然土葬:美國加州

包容一切的沙漠

禿鷹短缺,天葬寂靜塔關靜音

不加修飾的死亡—天葬

後記:好好與死亡面對面,找到能獲得慰藉的容身之處

致謝辭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